建设中的中国牙谷科创园多功能中心
成资渝高速公路建设如火如荼;资阳临空经济区产业孵化中心高效有序推进;资阳高新区中国牙谷建设顺利进行……
当前,全市上下团结一心,以超常的勇气和担当、信心和决心,全面、全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个国家战略大格局之中,以抓项目、促投资为有效载体,扎实推进资阳高质量发展,以崭新的姿态开启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局。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通过抢时间、抢工期,项目建设逐步进入正轨并加快追赶进度。1—6月,全市191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上半年“三个量化”目标任务,7个省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年计划的85.5%,支撑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超额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同比增长5.4%,较年初回升29.3个百分点。
关键词一 抓项目
8月3日晨,朝霞如练,晴空似碧。成资渝高速公路项目公司(资潼公司)工程部管段工程师雷晗和工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成资渝高速公路通车节点日渐临近,雷晗每一天的工作计划都排得满满当当。上午9点,公司交班会如期进行,各方信息迅速向管理核心汇集。上午11点,组织部门例会传达公司部署,明确个人任务。下午2点,雷晗组织工地巡查。下午5点,前往施工经理部,总结巡查情况,传达相关要求并督导落实。
成资渝高速公路建设现场
成资渝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重大项目,是成渝城市群发展主轴上的第四条高速公路,它直接连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天府新区与两江新区、成都与重庆两个核心城区,同时串联了成渝高速、成安渝高速、成遂渝高速三条成渝直连大通道,并通过与成都第二绕城高速、遂资眉高速、内遂高速衔接转换,便捷连接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雷晗说,能参加这样的重大项目建设,倍感光荣,也将成为他最骄傲最宝贵的建设记忆。
截至今年7月,成资渝高速公路本年已完成投资约20.06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30亿元的66.88%。项目累计已完成投资约133.81亿元, 占概算147.32亿元的90.83%;累计完成路基工程100%、桥梁工程98.5%、房建63%、绿化80%(含上边坡)、交安30%、机电30%、路面工程75%;工程计划于今年9月底完成土建工程,10月底完成路面工程,11月中旬完成交安、机电、绿化等附属工程。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项目策划季”活动,扎实开展“十四五”重大项目编制,策划包装项目1012个,涉及总投资11068亿元;全力推动237个市级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提前启动2021年市级重点和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编制,重点从“项目策划季”、“十四五”规划、加快前期储备项目中筛选成熟度高、引领示范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纳入2021年实施计划,8月底完成初稿编制。
关键词二 促投资
8月3日,资阳市中国牙谷PPP项目公司四川牙谷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长青带队,前往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就中国牙谷项目设计工作进行交流。
中国牙谷项目施工图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前提,也是抓项目促投资百日大会战的重点,为此,双方就设计图纸倒排工期进行沟通,对前期设计问题进行分析,逐一落实责任时间、责任人。
天府国际口腔孵化园
据介绍,中国牙谷启动建设以来,先后与华西口腔医学院、国家卫健委国际交流中心等8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德中工业设计协会、美国加州中心、韩国牙科器材行业协会三大国际招商平台合作实施全球招商,与全球前20强口腔企业建立联席机制,初步形成“全球伙伴+国际平台+领军企业”的产业联动发展格局。目前已签约入驻口腔企业62户,其中全球前20强口腔企业3户;现有口腔产业人才1200余人,口腔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2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柔性引进2名院士担任中国牙谷专家顾问。这些项目的落地建设,有力地拉动了项目投资,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市政府提早研究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1—6月,全市经济继续企稳回升,呈现好于预期、高于全省的发展态势。1—7月,全市争取国省资金项目312个,争取到位国省项目资金43.8亿元。在全市开展的“双百双增”“保姆式服务”等专项行动中,牵头市领导带头“下深水”“啃硬骨头”,全市191个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占“三个量化”目标任务的100%,7个省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年计划的85.5%。1—6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95.95亿元、增长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4.7亿元、增长5.4%。
下一步,我市将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坚持成资同城化战略支撑,抓好成都东部新区资阳协同区“1+4+20”方案编制实施,以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为纽带,推动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建设,加快成资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共建沱江绿色经济发展带,务实推进42个重大项目、127个合作事项取得实效。推动成渝中部崛起,加快与大足共建文旅融合示范区,编制《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规划》;深化与潼南、铜梁、荣昌、渝北等在基础设施、临空经济、汽车产业、大健康产业、现代农业等方面合作,共同建设成渝中部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市域一体发展,树牢全市“一盘棋”、规划“一张图”理念,创新市县(区)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统筹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布局,实现市域一体、共建共兴,整体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三 建机制
8月4日,资阳临空经济区建设局工作人员王博一大早便赶到产业孵化中心建设现场,协调推进问题,督改质量安全问题,发现优化设计细节。从建筑北侧地下室顶板进入,沿东侧长边迂回进入一楼室内,再由楼梯间依次登上二楼、三楼呈S形走完整栋建筑,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王博告诉记者,为了抢工期、抓进度,敦促施工单位确保作业人员满员施工,他每周要进行两次人员抽点。在临空经济区产业孵化中心,整个施工建设形成了一整套机制,全力确保今年10月建成投用。
据了解,为更好更快地推动项目建设,今年以来,我市优化成立了市重点项目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对项目投资工作实行高位管理、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每月对分管领域项目投资工作进行专题调度;全面深化项目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务实推动重大项目管理二十条措施落地落实;扎实开展省市县重点项目复工情况日调度通报,推动项目100%复工;创新项目策划论证机制,对策划项目实行综合评审论证、分类组织推进,为项目加快转化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我市进一步完善了项目投资考核实施细则,单列专项分值对项目投资工作进行考核,科学精准设置考核指标及分值权重,强化责任追究,倒逼工作落实;加大前期经费投入,并实行滚动循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项目投资统计工作对接机制,加强项目入库及投资报送统筹协调力度,加强对民间投资项目入库入统的督促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