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 论坛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资阳

资阳快报
当前位置:资阳频道  >  资阳快报  

资阳市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回眸


2020-11-24 17:12:29  来源:资阳市人民政府官网

双拥花开满资阳 军地共建结硕果

  --资阳市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回眸

数读四年双拥工作


全市财政投入专项经费3086万元,改善官兵训练、生活、工作条件


划拨规划区土地160余亩、投入经费9000余万元,保障部队基础设施建设


组织退役军人招聘会50余场,搭建退役军人创业平台,全市退役军人创立企业达1523户


驻资部队官兵先后参与了20余项重大项目工程建设,累计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3300人(次)


 驻资部队支持大中专学校开展军训,支持中小学少年军校开展活动,利用国防基地开展国防、双拥教育1435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资阳军分区部署市县乡三级应急力量排查过往车辆10万余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号召全市退役军人组成志愿服务队124个,参与人员4300余名,排查车辆12.1万余辆


资阳军分区机关和各团级单位投入资金160余万元,协调引进资金500余万元,走访慰问贫困群众500余户、1000余人次


10月20日,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资阳市被表彰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捷报传来,全市社会各界群情振奋、备受鼓舞。


回眸过去,资阳开展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以来,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大力营造双拥浓厚氛围,为改革强军提供坚强后盾。军地双方始终坚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双拥之路,谱写了双拥根深叶茂、军民鱼水情深的新篇章。


高站位完善机制

夯实双拥工作基础


“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市长任指挥长的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指挥部,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党政军重要议事日程,健全落实党委议军会议、党政军座谈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双拥工作专题会议等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双拥工作重大问题。


围绕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调、军地共建、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双拥工作格局,我市大力加强双拥工作机构建设。设立了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双拥科,落实专职人员,并实行军地合署办公,各县(区)均落实了双拥机构编制和办公场地,企事业单位和村(社区)成立了拥军优属委员会和服务小组,形成了军地协调互动,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连片的双拥组织网络。


广泛宣传 社会尊崇

营造爱国拥军氛围


漫步在资阳城市街头,LED车顶屏上醒目的双拥标语随着出租车流动在资阳的大街小巷;在车站、医院、银行等窗口单位,“军人休息区”“军人候车区”等“专属”区域令人肃然起敬……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我市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双拥的基础性工作,不断挖掘内涵、拓展形式,在城区设双拥街道、双拥广场、双拥社区等82个“双拥文化基地”,在市内主要媒体开设双拥宣传专栏,利用出租车、户外广告栏、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等展示双拥动态,常态开展双拥“五进”活动,同步抓好双拥宣传工作的软、硬件建设,真正做到双拥工作宣传教育有计划、有阵地、有活动。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是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新要求。为让军人军属感到满满的荣光,我市做了这些工作:为现役、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官兵喜报实行专人收发、专门造册、专项送达,四年来送达立功喜报200余份;去年国庆前夕,为84名老战士送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感谢他们为祖国建设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整合资源 支持建设

当好人民子弟兵坚实后盾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资阳市委、市政府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统筹整合资源,支持部队发展。每年“八一”等重要节日,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慰问驻资部队,向驻资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节日问候,共叙军地鱼水情谊。


建设武警教导大队综合训练基地,搬迁资阳工兵团……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市政府拥军支前协调小组,统筹国防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四年来划拨规划区土地160余亩、投入经费9000余万元,充盈部队提升战斗力量。


建设人防工程,我市人防工程实现从无到有跨越式发展;依托资阳陆军预备役工兵团组建的四川省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成为全省应急救援的拳头力量,国防军事需求得到优先保障。


解决好部队官兵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要求的具体行动。我市坚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部队和官兵办实事、解难事,切实保障军人子女按时入学入托,妥善安置随军家属就业,有效解决了驻资部队官兵的后顾之忧;开展送政策、送法律进军营活动,维护了部队官兵的合法权益。


践行使命 心系地方

军民共同筑牢坚固长城


面对资阳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驻资部队官兵视驻地为故乡,视人民如亲人,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全市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城乡环境治理等工作重点,驻资部队官兵先后参与了20余项重大项目工程建设,累计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3300人(次)。支持大中专学校开展军训,支持中小学少年军校开展活动,利用国防基地开展国防、双拥教育1435次。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驻资部队子弟兵的身影。驻资部队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4年来,主动承担了280次维稳工作任务,完成抗洪抢险、森林防火、抗震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10余次。尤其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资阳军分区部署市县乡三级应急力量支援地方疫情防控,排查过往车辆10万余辆、人员18万余人次,参加卡点执勤1.9万余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号召全市退役军人组成志愿服务队124个,参与人员4300余名,排查车辆12.1万余辆。


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各驻资部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资阳军分区机关和各团级单位投入资金160余万元,协调引进资金500余万元,走访慰问贫困群众500余户、1000余人次;资阳工兵团为贫困村碾压路基83公里;驻资部队营以上干部每人结对帮扶1名贫困学生给予学习生活资助。


紧扣权益 优化服务

全面落实优抚政策


在资阳,对双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处处体现在实践里。坚持规范操作、阳光安置,实现本人、部队和接收单位“三满意”,安置率达100%;建立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四年来发放抚恤、补助、优待经费12亿多元……


在优抚政策实行中,我市坚持共性靠政策,个性讲感情,在全省创新开通退役军人“八一”服务专线,受理退役军人来电2210件并全部办结,及时制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管理办法,累计注入资金2255万元,关爱帮扶退役军人解决实际困难,创新开展扶优自立、健康、安居、助学“四大工程”,解决军人军属生活、医疗、住房、教育难题;扶优助学工程为130名现役军人、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子女解决入学困难……每一个数字、每一项政策,都是我市落实优抚对象各项待遇的具体行动。


为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建立退役军人培训基地,并针对性组织退役军人招聘会50余场。同时,积极为退役军人搭建创业平台,全市退役军人创立企业达152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户。此外,分别与农行、建行、工行、邮储银行资阳分行签署合作协议,为退役军人创业灌注金融活水。


如何当好全市退役军人的“服务队”?我市推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市“两中心两站”建设已实现全覆盖,建成市、县(区)服务中心4个,乡镇(街道)服务站89个,村(社区)服务站1229个,实现为全市退役军人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的优质服务。


今年7月16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厅市战略合作,《推动资阳市退役军人优抚健康事业发展合作备忘录》指出,将推动资阳市退役军人优抚健康事业“一基地一中心一分院”建设,到2025年,把资阳建设成为集退役军人创业、供养、休养、医疗、体检、培训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型城市,届时将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张名片增光添彩,谱写资阳双拥新的更美篇章。


“全国双拥模范城”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来之不易,资阳上下将把双拥模范城视为宝贵的城市名片,全市军民将以荣誉为新起点,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不断巩固提升双拥共建实效,奋力开创双拥共建新辉煌,为资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