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联组会上,经济、科技、工商联等界别委员聚焦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主题协商建言。大家认为,在着墨中心城市极核发展篇文章的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广阔经济腹地尤其是对县域发展相对滞后,容易出现“中部塌陷”问题,需要及早谋划、积极采取措施。委员们就此畅谈了自己的思考和意见。
写好极核发展篇
关键在中心城市“带得动”
中央提出,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如何建设好“两中心两地”?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陈放强调要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共建西部经济中心,大力推动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把成都打造成全球重要的产业链中心、供应链中心。特别是用好成都双国际机场突出优势,加强空港区域经济建设,打造西部国际航空经济中心。
“建议支持成都引领性打造宜居宜业大都市。”陈放还提出,成都应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购物经济、绿道经济等服务型经济,打造全球消费市场制高点、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区,弥补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等区位劣势,弥补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典型极核型经济。”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毛中根认为,写好极核发展篇,关键在突出中心城市“带得动”。
毛中根认为,提升中心城市带动力,应跳出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势能,发挥成渝两地各自比较优势,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
如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省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认为,当前关键是要争取国家在川渝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而这其中高校大有可为,可引导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牵头共建川渝高校联盟,共同争取更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落地成渝地区。
重视纵深空间化
“中部塌陷”为“中部崛起”
在推动中心城市极核发展的同时,委员们对解决“中部塌陷”问题提出了建议。
从金融角度,省政协委员、四川金融控股集团总经理林罡提出,支持规模较大、管理稳健、业绩优良的金融机构开展跨区域经营,积极探索跨地区担保增信、区域内联合授信、异地客户准入等业务联动方式,不断拉长两地重要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链条,强化对双城经济圈“中间地带”中等规模城市的金融支持。
通过赴遂宁和重庆潼南区调研,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专职副主委沈光明建议,借鉴青(浦)嘉(善)吴(江)示范区经验,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轴心”和省际毗邻区域,建立跨行政区划的“遂潼新区”,既承担先行先试探索路径的任务,又带动相关区域的“中部崛起”。
省政协委员、省统筹城乡研究会会长罗友平提出,以建设国家公园城市为抓手,提升成德眉资宜业宜居城市功能品质,打造国内外高端人才向往的迁徙地、目的地。
罗友平还呼吁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发挥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助推作用,共同设立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基金,在广安、南充等市创设国家乡村振兴学院等,增强乡村发展动力,把川东北、川南、渝西等地区建设成为国家乡村振兴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