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举行的成德眉资打通同城化城际“断头路”行动计划暨首批项目启动活动上,成德眉资四市交通部门联合制定发布了《成德眉资打通同城化城际“断头路”行动计划》,共计15个项目,总里程220.2公里,总投资约172亿元,将通过近4年的努力陆续贯通。
打通路,连成圈。今年2月,成德眉资四城共赴一个“云会议”——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四城相关负责人分别在自己所在城市,相聚“云端”,共谋一件大事:成德眉资四城执笔,共画一个都市“圈”!
大事件必有大意义。把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谋划推动,将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确立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性工程和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牵引性工程——这个圈,将肩负起众人的期待!
读懂这个“圈” 多方共赢 做强极核
4月21日,全省首个跨市州党员干部学习平台正式运行,“成德眉资同城化大讲堂”首期开讲。通过大讲堂这个平台,让更多党员干部读懂成德眉资这个“圈”,是大讲堂的“第一课”。
作为讲师,成都市发改委主要负责人从国内外的视角去读这个“圈”,同城化发展是城市间区域合作紧密、高级的形态,也是现代化都市圈形成的必由之路,“这条必由之路,已有先行者走过。”
国外看东京——东京都市圈作为典型的组团式网络化发展模式,经过五轮规划建设,渐次推动人口、产业以及城市功能的网络化布局。目前东京都市圈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构建起一个人口达3700万、经济总量达1.7万亿美元的世界级大都市圈。
国内看长三角区域——作为典型的中心城市引领型都市圈,经过近40年的努力,已呈现出经济社会发展全国领先、科技创新优势明显、基础设施联通、生态环境共保、公共服务共享、城镇乡村协调的发展局面。
落脚到四川,率先构建都市圈的重任,落在了人员交往、经济联系密集,地理区位、产业基础、创新活力具有明显优势的成德眉资区域——在这个1.8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通过放大各自比较优势,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成都都市圈,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和经济共同体,形成整体参与国际国内分工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画好这个“圈”,对于成都而言,也有着不一般的含义。作为西部特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与周边城市加快同城化形成成都都市圈是必然趋势。在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就提到,以重庆、成都为中心,引领成渝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认为,从成德眉资内部看,同城化发展也是一个多方共赢的过程,一方面让德眉资三市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另一方面也以柔性方式突破行政边界的“铁桶”,在事实上扩展了成都市的经济施展半径。
而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做强包括成都在内的一核,成为四川当下必须思考的问题。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这样解读,“成德眉资同城化,正是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之‘西核’的主战场。有了这个‘圈’,才能更好唱好‘双城记’。而且四市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在国家层面获得更大支持,‘一干多支’的引领作用才会更加突出。”
部署这个“圈” 三个阶段 分步实施
抓住机遇的成德眉资区域,在省委统筹指导和部署下,逐渐将蓝图描绘清晰:力争到2022年,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7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到2025年,力争区域经济总量突破3.3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力争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都市圈,整体竞争力大幅增强,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
摩天大厦不是一天能盖成的。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要把握时序度,优先解决急需改进的短板,优先着力有市场驱动力的领域,优先推进让人民有获得感的事项,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工作落地,让同城化建设尽快取得成效。
沿着这样的思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近日发布《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及《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行动计划》聚焦建设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围绕增强成德眉资区域四大功能,明确了同城化发展起步期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作为文件的起草主要单位之一,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3年将努力实现成德眉资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在机制建设、交通“同城同网”、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重点领域和“三区三带”、交界地带等先行区域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奠定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坚实基础。
这将是成德眉资能力提升的3年:
有力提升现代产业协作引领功能——力争到2022年,基本形成“三区三带”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协同打造形成若干万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有力提升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功能——力争到2022年,以成都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策源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区域科技服务业实现极大发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进一步健全,初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础体系。
有力提升改革系统集成和内陆开放门户功能——力争到2022年,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及协同改革先行区、国际空港陆港、国家级开发区、国际(地区)合作园区等开放平台、开放枢纽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有力提升人口综合承载服务功能——力争到2022年,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公共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普惠共享,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落实这个“圈” 多点开花 全面推进
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按照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和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要求,成都切实担当“主干”责任,全面对接德阳、眉山、资阳三市,构建起全面合作框架,首批265项重点任务取得了新进展。
在所有同城化案例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成为最先推进的项目。成德眉资的同城化道路,亦选择从交通率先突破。随着公交服务一体化进程加快,成都至德阳、眉山、资阳3市日开行动车达88对,初步形成半小时轨道通勤圈,6条城际公交日均客流逾万人次,天府通实现跨区域多场景应用,交通融合成为四城百姓直观的体验。
更让人期待的,是轨道都市圈的推进。目前成贵高铁成宜段通车运行,成自宜高铁全线开工,成南达万高铁年底前有望开工,成德S11线、成眉S5线、成资S3线等一批市域铁路初步纳入《成都平原城市群轨道交通规划》近期规划线路并启动前期工作。
在交通基础设施之外,产业合作则是另外一个关键,也是一个亮点颇多的领域:推动成眉产业协作发展,天府新区成眉片区合作共建的高新技术转化试验基地完成初步选址,成眉新材料中试孵化基地落地眉山金象化工产业园,成都华西德康生猪项目、正大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中马成都实业等在眉山布局服务业项目;推动成资产业协作发展,成都空港新城与资阳临空经济区共推16项重点合作任务,建立起协同招商及项目流转机制,261户成都鞋企转移资阳并已投产64户,成资零部件产品分别进入成都一汽大众、资阳南骏汽车等供应链,新希望六和等6个成都企业在资阳布局农产品基地;共建总部经济平台,东方电气集团创新业务中心等30余个企业总部项目签约落户天府新区,协议总金额达1110亿元。
随着同城化继续向纵深推进,合作的火花还在不断涌现。
4月23日,成都市发改委会同德阳、眉山、资阳三市同城化工作牵头部门,组织四市交界地带13个区(市)县召开了推动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工作交流座谈会。“我们将通过推动青白江—广汉、彭州—什邡、金堂—中江、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新津-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仁寿-彭山、简阳—雁江、简阳-乐至等毗邻地区合作,推动交界地带融合发展,打造成德眉资同城化的支撑点。”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支撑力量正在积聚。不久前,青白江区与广汉市签署了审批服务事项跨区域通办协议,将通过推动两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促进两地窗口服务、证明材料、审批结果效力互认,探索33项审批服务跨区域通办。
多点开花,全面推进。从战略构想进入落地实施,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已有一个良好开端。正如人们所见,成德眉资同城化,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